深秋时节,走进大别山腹地岳西县石关乡象形村,经过整理的五亩多地块上,象形村“两委”人员正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采摘无公害蔬菜,采摘的蔬菜通过平台企业直销消费者“餐桌”。
“这五亩地几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‘撂荒地’,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从村民那流转过来后,进行重新修整,现在都种上了水稻、西瓜等农作物,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。”石关乡纪委副书记储昭龙高兴地介绍道。在石关乡纪委的监督推动下,2022年以来,该乡通过改良土壤、实施灌溉排水和田间道路工程等方式推进荒地复耕,过去“沉睡”的耕地变成了粮田。仅象形村就盘活流转村内近100亩抛荒低效用地,因地制宜种植西红柿、茄子、甘蓝等应季农产品,产值达20万元以上,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。
粮食生产是“国之大者”,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。岳西县是山区县,耕地资源尤为宝贵。今年以来,岳西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农业农村局、县财政局、县乡村振兴局组建专班,通过实地督查等方式,开展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。各专班以“四不两直”方式,深入抛荒整治地块现场,对整治情况进行检查,重点了解部门在工作中的履职尽责情况和纪律作风问题。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农村干部对抛荒地整治工作漠不关心、工作懈怠问题,现场提出监督意见,明确时间节点,确保工作落实到位。共排查高标准农田实施项目17个,涉及石关乡等8个乡镇33个村,立案2件,给予党纪处分3人。
为了提升监督实效,该县纪委监委还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建立长效督导巡查工作机制,对已整改项目及时组织“回头看”,将整治进展缓慢、态度不坚决的镇、村列入重点名单,对已“复活”的抛荒地实行动态监督,对抛荒地整治责任落实不到位、工作措施不够有力、整治工作不彻底等问题,由县纪委或乡镇纪委及时进行约谈。
此外,该县纪委监委还畅通信访举报渠道,利用大数据分析比对,梳理群众反映集中的职能部门党员干部作风不实、履职不力等问题,循线追踪背后可能存在的“微腐败”问题。
“我们将持续跟进监督,不定期开展‘回头看’,形成工作闭环,坚决遏制粮食生产功能区新增‘非粮化’面积,推动‘抛荒地’变‘希望田’。”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